2024年11月2日,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第二届社会研究年会在紫金港校区成均苑8幢成功举办。此次年会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厦门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、中山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澳门大学等近30所高校的学生,以及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本系的在读研究生,共同探讨社会研究中的前沿话题。
社会研究年会由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主办,旨在活跃学术气氛,为研究生的工作论文提供改进意见,以此为基础加强与国内同行的交流。年会通过学生报告、教师点评和集体讨论等多元化环节,为社会学、人口学、人类学及政治学等领域的青年学者构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。活动聚焦于基层治理、家庭与人口、养老与照料、乡村与现代化、社会理论、宗教、国家建构、族群等18个前沿且富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议题,邀请了近四十位社会研究学者担任评议嘉宾。会议吸引了超过百位校内外师生旁听。
主题01:基层治理
本场主题报告,南开大学杨龙文同学以《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视阈下民族地区殡葬治理实践机制探析——基于滇西海东镇的田野调查》,浙江大学胡少焯同学以《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文化逻辑——基于浙江慈溪K村的调查与思考》,浙江大学李夏怡同学以《单位“隐形在场”:后单位时代老旧小区的社区关系及生成逻辑》,浙江大学徐芷欣同学以《安阳古城改造中基层政府运作初探——以高阁寺社区为例》,浙江大学郭林峰同学以《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的权力关系:质性元分析》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南京大学陈玮老师、浙江大学周沐君老师开展了评议,报告由周沐君老师主持。
主题02:家庭与人口
本场主题报告,浙江大学毕江蓝同学以《人口老龄化与区域创新能力——基于 280 个地级市和直辖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》、浙江大学董可欣同学以《独生子女的婚姻更幸福吗?——基于 CFPS 数据的实证分析》、浙江大学刘伟锾同学以《中国家庭夫妻育儿时间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》、浙江大学钟宇欣同学以《丈夫分担家务对夫妻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》、浙江大学陈潇童同学以《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背景下促进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实务研究》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浙江大学班茂盛老师、复旦大学干一卿老师、香港科技大学沈一帆老师开展了评议,报告由班茂盛老师主持。
主题03:养老与照料
本场主题报告,浙江大学方佳微同学以《隔代照料对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影响》、浙江大学曾雨童同学以《积极老龄化视阈下农村互助养老机制研究——以长沙市莲花镇为例》、浙江大学蓝依纯同学以《社会网络、信任与农村互助养老意愿》、浙江大学高弈柯同学以《照护/劳动的“理想年龄”:老年关怀与大领女性劳动者》、浙江大学范锐雪同学以《第二轮“工作-照料”矛盾——“工作祖母”的处境与实践研究》为题目,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浙江大学吴迪老师、中央民族大学张敏老师、中国科普研究所蒋理慧老师进行了评议,该场汇报由吴迪老师主持。
主题04:社会理论
本场主题报告,华中师范大学冯志强同学以《尼采的英法社会学批判与德国古典社会学的诞生》,厦门大学凌新霞同学以《坐食者之困:从韦伯到费孝通的经济伦理反思》,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周忠贤同学以《作为社会学启蒙的系统理论:内涵及方法——以卢曼1967年就职演讲《社会学启蒙》为中心线索》,浙江大学金宇鸥同学以《理论整合视角下家庭因素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影响研究》,麦吉尔大学杨翌同学以《共和主义中的行政权力问题》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苏州大学杨丙乾老师(线上),河海大学郑琰老师开展了评议,报告由郑琰老师主持。
主题05:教育社会学
本场主题报告,浙江大学潘芷迪同学以《How Do Schools Nurture Morality? In-Class Teacher-Student Communications and Adolescents’ Prosocial Behaviors》,浙江大学郑小康同学以《“在职校考大学”:中职学校升学转型的社会学考察》,王双燕同学以《从碎片到多元——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拼图式治理研究》,浙江大学刘译文同学以《科学资本对青少年STEM职业期望影响及中美比较分析》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上海纽约大学李昂然老师,中国政法大学李代老师开展了评议。报告由李昂然老师主持。
主题06:平台、数字与劳动
本场主题报告,浙江大学陈钰玲同学以《占卜心灵化:平台化占卜中的劳动控制及其后果》,浙江大学潘竹涛同学以《生产肝客:中国游戏产业的劳动主体性、技能与劳动控制》,浙江大学季天然同学以《机算不如人算:秀场直播平台中的算法补足劳动》,浙江大学谢羽丰同学以《平台经济对职业伤害保障的筹资责任及实践策略》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中国农业大学陈龙老师、香港中文大学林健老师开展了评议。报告由林健老师主持。
主题07:文化与艺术
本场主题报告,南京大学陈诗尧同学以《性别视角下青年政治消费行为的差异性研究》、浙江大学张歆沂同学以《从“小粉红”到“8k”:K-pop饭圈“被消解”的粉丝民族主义》、浙江大学宋莹同学以《艺术社会学视角下的艺术创新发生机制分析》、浙江大学贾明珠同学以《网络时代下权力话语的嵌入与脱域——以“猪脚面”为例》为题目,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浙江大学吴迪老师、中国人民大学何天平老师、浙江大学刘颖老师进行了评议,该场汇报由吴迪老师主持。
主题08:宗教
本场主题报告,复旦大学姚茂友同学以《治丧如仪:从空间性质的转换中理解家庭圣俗秩序的文化建构》、厦门大学钟李璐瑶同学以《在自然与文化之间:陈靖姑信仰“送流霞”法事的两种观念》、浙江大学刘玉贤同学以《以家之名:广东省女性新市民的宗教实践》、浙江大学杨奇鑫同学以《从边缘逆袭:夹缝宗教与宗教组织制度特征的形成——以初唐禅宗、净土发展为例》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澳门大学洪泽老师、中国社会科学院何蓉老师开展了评议,报告由洪泽老师主持。
主题09:知识与科技
本场主题报告,复旦大学章子涵同学以Political Control, Divorce Approval, and the Marriage Law Implementation in Socialist Shanghai, 1950-1959、浙江大学林恬羽同学以《公共卫生职业化困境》、浙江大学陈康同学以《高校理工生学术训练中工具使用与角色身份转变探究——以 LaTeX 排版系统的使用为例》、中国人民大学卫天乐同学以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体系化变迁(1990-2022)》、澳门大学姚歆玥、沈阳同学以Hidden Synergy: Hong Kong’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浙江大学戴良灏老师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程韡老师、浙江大学张博伦老师、澳门大学周忆粟老师开展了评议,报告由戴良灏老师主持。
主题10:劳动社会学
本场主题报告,浙江大学许景江同学以《政府外包、本地化用工与劳资纠纷: 西南县城环卫工的劳工政治》,浙江大学徐千娟同学以《“不稳定的常态”:基础性日结零工的惯习生产与城市融入》浙江大学简逸伦同学以《照料中的时间、知识、技能——以母婴照料为例》,浙江大学武宣妤同学以《“祛魅”后的劳动者:法律动员的合理性建构》,浙江大学孙瑞华同学以《全域猎地:流动大户的种植实践及其解释 ——来自武陵山区L县百合产业的经验》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湘潭大学邓韵雪老师、华南理工大学范璐璐老师开展了评议,报告由邓韵雪老师主持。
主题11:乡村发展与现代化
本场主题报告,浙江大学王怡同学以《市场化进程中的村社共同体变迁:对一个西瓜专业村的社会学研究》、浙江大学田利云同学以《从“自给自足”到“卖粮买面”:农户粮食获取方式的变化——以河南省某村庄麦农的粮食获取变化为例》、浙江大学卢甜同学以《基于强弱关系视角下的乡村CEO个体网动态分析》、浙江大学王藤同学以《乡土与乡愁:乡村直播电商的社会基础——基于曲靖市的一个经验研究》、浙江大学郑玥同学以《流动人口成就预期的形成机制研究》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浙江大学李静松老师、华中师范大学王欧老师开展了评议,报告由李静松老师主持。
主题12:人类学
本场主题报告,浙江大学张姚同学以《民族志即当代史》,浙江大学廖依依同学以《为婚姻定价:彩礼与嫁妆中的价值交换——以江西省中北部L村为例》,浙江大学闫家峣同学以Yunnan Reanchored: Revising Self-identity and the Imagination of Yunnan through Football,华东师范大学乔毕洋同学以《中缅翡翠流动与财富道德化》,浙江大学曾晓春同学以《雁南飞:采茶工候鸟式迁移研究》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中山大学杜树海老师、上海外国语大学刘琪老师开展了评议,报告由杜树海老师主持。
主题13:组织、经济
本场主题报告,上海交通大学李泉裕同学以《鱼和熊掌皆失——东南亚国家对冲行为如何阻碍中日铁路落地(2013-2023)》、浙江大学张思涵同学以《空间高度对消费者认知和行为的影响》、浙江大学潘捷同学以《新型政治吸纳手段:民营企业家政府挂职的动力与效果》、浙江大学阎菡同学以《Revisiting Gatsby Dilemma: The Change of the Subjective Status of Private Entrepreneurs in China》、浙江大学方腾逸同学以《Chinese Online Fiction Market From Inception to Consolidation》为题目,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浙江大学贺巧玲老师、浙江大学大学吴桐雨老师进行了评议,该场汇报由吴桐雨老师主持。
主题14:性别
本场主题报告,浙江大学魏芙蕴同学以《Masculinity Politics and Cultural Appropriation: Navigating Nationalist Rhetoric in China’s Authoritarian Context》、中央民族大学苏培钰同学以《带病生活与男性气质建构——基于四川嘉绒藏族地区男性痛风患者的民族志考察》、浙江大学白静欣同学以《小红书平台女性生育恐惧的批评话语分析》、浙江大学江美霖同学以《数字经济与农村女性就业质量提升 ——基于2013-2021中国综合社会调查(CGSS)的分析》为题目,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马丹老师、浙江大学李皓玥老师进行了评议,该场汇报由李皓玥老师主持。
主题15:国家建构
本场主题报告,浙江大学徐逸为同学以《列强渗透与地方政权建构:近代中国军阀割据为什么没有导致分离主义?(1917-1928)》、浙江大学王晨霞同学以《军阀混战与军阀政治的衰落(1911-1930)》、浙江大学努尔艾力同学以War (dis)made states and national identity: evidence from Tanzania and Kenya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胡晓昀同学以《“出身”含义探析:使特定阶级革命向全社会扩展的三重特性(1945-1949)》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华中师范大学李钧鹏老师、浙江大学张晓鸣老师开展了评议,报告由张晓鸣老师主持。
主题16:价值观与传统
本场主题报告,浙江大学刘澳同学以《物质主义回潮?中国青年价值观转变的量化分析》,复旦大学彭馨玮同学以《国家拟人化潮流的国家认同感研究:表现、成因及对策》,北京大学周逸然同学以《责任的实践、观念与困境——以中国教育系统内的安全责任为例》,浙江大学李知垚同学以《游牧传统的自然化——云南猎鹰习俗与爱国主义教育》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浙江大学孙金昱老师、苏州大学吴攀老师(线上)开展了评议,报告由孙金昱老师主持。
主题17:政府与官僚制
本场主题报告,上海交通大学李文见同学以《弱国家何以造就强政党?庇护主义政治下的印度弱官僚能力》、浙江大学何浩贤同学以《“条块”:一种理想型集的建构、机制解释及其理论应用》、清华大学徐灿同学以《国家“视力”的层级分化:数字技术与水环境治理的清晰化策略》、上海交通大学马怡婧同学以《中央环保督察、官员更替对水污染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》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。
华东师范大学方珂老师、香港科技大学陆文质老师开展了评议,报告由方珂老师主持。
主题18:族群与共同体
本场主题报告,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何丹娜同学以《族群意识与国家认同如何共存:基于量化数据的比较分析》,浙江大学李鸣同学以《从俍兵兵营到庙宇联盟:明代以来怀集地域社会的族群交融与文化变迁》,浙江大学完德才让同学以《族群认同与社会网络——一项比较研究》,浙江大学周胜同学以《Harmony in Diversity?Power Sharing and Ethnic Conflict in Southwest China, 1646-1905》为题目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情况.
浙江大学周陆洋老师、沈阳老师开展了评议。报告由周陆洋老师主持。
此次活动由社会学系青年教师、行政团队和学生共同策划组织。除部分教师受台风天气的影响临时采取了线上评议方式,会议整体在线下举行。
与去年相比,本届年会在活动规模显著扩大,参会学生与教师数量均达到了首届社会研究年会的两倍之多。来自澳门大学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、复旦大学、河海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、南京大学、上海纽约大学、上海外国语大学、苏州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湘潭大学、中国科普研究所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中国政法大学、中山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等全国二十余所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,担任本次会议的论文评议人。
本次活动充分以学生为中心、注重批评性。会议议程紧凑,每位学生用15分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,评议老师提前阅读全文,并在现场报告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。本次年会对外系学生继续实行邀请参会制度,但社会学系内外学生的参与比例已趋近平衡,争取在明年实现开放征稿。
展望未来,我们计划将考虑开放稿件征集,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的参与,为社会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,敬请关注!